金融顾问青睐主动管理策略 ETF占比上升
Share
金融顾问看好主动管理策略,ETF占比攀升
近年来,金融顾问对主动管理策略的青睐不断增长。据埃斯卡伦特发布的2025年顾问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平均分配给主动管理策略的资产比例已达到总资产的57%,未来几个月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至60%。
这份基于对1550名注册金融顾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主动管理产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尤其是在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领域。顾问对ETF的分配占比攀升至总资产管理规模 (AUM) 的32.6%,较2023年的23.6%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共同基金的分配比例从26.5%降至19.7%。
积极管理型ETF现占ETF资产的29%,较2023年的25%有所上升。80%的顾问表示正在其投资策略中使用主动管理型ETF。“我们观察到顾问观点出现了显著转变,对主动管理投资,包括美国股票、美国固定收益和ETF,产生了浓厚兴趣。”埃斯卡伦特Cogent协同部门副总裁Meredith Lloyd Rice 表示。
这一市场趋势与行业内更广泛的潮流相符。据路透社报道,以指数基金闻名的万家投资公司今年将推出其首批主动管理型美国股票ETF。这些新产品由威尔敏顿管理负责管理,涵盖股息增长、成长型股票和价值型股票策略。根据JP摩根资产管理的数据,今年推出的630种交易所交易产品中,有86%为主动管理型,而主动管理型ETF占美国总ETF流入量的约37%。
投资者行为可能在这些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晨星发布报告称,过去十年里,投资于主动管理型债券和国际股票基金的投资者相比低成本指数基金获得了更高的平均回报率,这主要归因于对市场时机调整的减少。主动管理型可税债券基金过去10年的年平均收益为1.4%,而指数化可税债券基金为0.8%;而主动管理型国际股票基金的年平均收益为5.2%,而指数化国际股票基金为4.2%。
随着客户关系成为重中之重——顾问报告称,今年他们将59%的时间用于建立客户关系,比2023年的56%有所增长——公司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和其他工具来加强客户沟通。埃斯卡伦特报告显示,近一半的顾问现在将其业务运营纳入人工智能。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金融顾问的职责: 金融顾问通常帮助个人和机构制定投资计划,提供理财建议和资产管理服务。
- 主动管理策略 vs. 被动管理策略: 主动管理策略是指基金经理根据市场分析和预测进行股票选择和买卖,以实现超额收益;而被动管理策略则旨在跟踪特定指数表现,例如追踪标普500指数。
- ETF (交易所交易型基金): ETF是一种集合投资产品,由一系列资产组成,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可以像购买股票一样买入和卖出ETF。
主动管理策略的优势与劣势
尽管主动管理策略近年来受到金融顾问的青睐,但它仍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优势:
- 潜在超额收益: 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通过深入研究和市场判断,可能在特定时期实现高于被动管理策略的回报。
- 定制化投资策略: 不同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针对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设计了各自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
劣势:
- 费用较高: 主动管理型基金通常会收取较高的费用,这可能会降低最终回报。
- 业绩波动较大: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受经理经验、市场变化和投资决策的影响更大,因此风险也相对较高。
主动管理ETF的未来趋势
随着投资者对低成本、透明度高的投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主动管理ETF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一些关键趋势包括:
- 更多细分领域的主动管理ETF: 为了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专注于特定行业、主题或策略的主动管理ETF。
- 更智能的投资算法: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主动管理ETF将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数据,提高投资决策效率。
- 增强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为了赢得投资者信任,主动管理ETF将更加注重信息披露,提供更详细的投资策略和业绩报告。
总结
金融顾问对主动管理策略的青睐以及ETF占比的攀升反映了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随着投资者追求更高回报和更个性化的投资体验,主动管理ETF将继续在金融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